今早通过师弟李军发的朋友圈,惊?zhn)我的导师边肇教授因病去世,万分?zhn)痛Q由于时差的关系Q晚间给自动化系的黄老师打电(sh)话,了解了一下情况,q表C沉痛哀(zhn)|
边肇教授是我读士研究生时的导师,在我之前q有一个外校考来的王伟重Q所以我是边教授带的W二个研I生。由于一直以老师相称Q因此接下来q是用这个既亲切又尊敬的U呼吧?/span>
认识边老师q是在上大四那年Q因选毕业设计的NQ因此听了李衍达老师介绍的地震信号处理、阎q_老师介绍的细?yu)识别,以及边老师介绍的指U识别。由于我父母均毕业于上v交大甉|p,很自然地选了师从边老师?/span>

1989q_边肇(?span lang="EN-US">1Q、李衍达Q左2Q、常q(?span lang="EN-US">3Q获首届全国普通高校优U教学成果特等?/span>
边老师当时对指纹识别做出了系l性的规划Q同l的同学张|燕做预处理,盛晶做粗分类Q我则是做最后一步的识别。边老师让我试着把点匚w的方法用于指U识别。毕业设计做得挺成功Q因此我写了一文章,投去1983q在上v召开的全国性“模式识别与机器”学术会议。因为当时是学生Q所以没能去开会,文章p师代ؓ宣读。会后,《自动化学报》要Z期会议的专辑Q从大约120论文中选了20,其中包括我的那篇文章。由于当时边老师已经到普渡大学,傅京孙先生那里做讉K学者去了,因此我就与在校的两位指导教师Q董晓雪老师和李兆玉老师Q合写了一文章《一U指U图像的识别Ҏ(gu)》。可能因为那是国内发表较早的生物识别斚w的论文,西安交大的同仁,?span lang="EN-US">2008qؓ?span lang="EN-US">IEEE Computer Society?撰写?i>AI in China专辑?i>50 Years of Image Processing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in China Ӟ为馈集生物识别这一专题的资料,联系了已在加拿大多年的我Q这已是后话了?/span>
1982q我考取了自动化pȝ研究生,在边老师的指g做指U识别的N。因为指U图像中有很多的断线和假q接Q所以我很大的一部分工作Q是研究囑փ处理的问题。ؓ保证研究q度和方向不出偏差,那时每个星期都要和边老师开一ơ会Q我先讲一下工作情况和遇到的问题,再由边老师提出指导意见和接下来可以试的几种Ҏ(gu)。因为当旉是用信息教研室自q计算机,所以^时也有很多时候会到边老师Q他会告诉我Q上ơ说的那个方法,我想了一下,不用试了。可以试试这样做……随时给予我指导?/span>

2005q?span lang="EN-US">6月,边肇教授(?span lang="EN-US">3Q参加中U院计算所博士学位论文{辩?/span>
很快Q?span lang="EN-US">9字班的毕业设计就要开始了Q张q京同学加入了指U课题组Q?span lang="EN-US">1984q?span lang="EN-US">11月我们都提交了论文,一同随边老师d徽合肥,参加自动化学会召开的“第四届全国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学术会议”。会议期间因为我的提问,让一位哈工大的副教授有些下不来台Q有几位“大腕”也觉得一个学生,虽然说的没错Q但应该在会下说Q给前辈留些情面。吃晚饭Ӟ因ؓ已经有h告了Ӟ边老师问我Q你今天下午引v争议了?我就把事情说了一遍。边老师说“你是对的,对待学术问题Q对是对,错就是错Q不应该分什么学生、老师。但你还真是挺大胆的Q你知道今天有多h来找我告状吗Q明天你宣讲论文的时候,我就不去了,免得别h觉得我袒护你。好好准备一下,你的论文没有问题Q仔l认真地讨论一下,也是一件好事”?/span>
1985q_论文利{辩后,接下来就是分配了。因为我们是清华本校的第一批硕士毕业生Q学长贾部长来学校要人,׃我一直在做指U识别的NQ据说指名要我去。我一直想l箋搞科研,不想去那儿,弄得p里的领导和老师要给我做工作。边老师知道之后Q问我愿不愿意去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Q我说好啊!边老师去找了他的妹妹Q她有一个同学兼好友Q是那个所里一个室的主任,而国家科委的宋健MQQ当时还兼着那个所的所ѝ我M息控制所谈过之后Q宋MQ在一ơ来清华谈工作时Q提我。这L(fng)里才同意让我换了地方…?/span>

1988q出国之前,我回清华去跟边老师告别。边老师送了一本新出版的《模式识别》给我。恩师的q本专著Q我一直带在n辏V见到它Q我会想赯老师Ҏ(gu)的指g帮助Q想h们在火R上废寝忘食地讨论N的情景,惌v毕业后去边老师家边煮面条边讨论模式识别新动向的快乐时光?/span>
敬爱的边老师Q安息吧Q学生萧庆涵谨以此文献上我对恩师的缅怀Q及表达我对恩师的哀思?/span>
附:边肇教授讣?/span>
清华大学自动化系退休教师边肇祺教授Q因病医L效,?span lang="EN-US"> 2021 q?span lang="EN-US">3?span lang="EN-US">28?span lang="EN-US">7?span lang="EN-US">16分在北京逝世Qnq?span lang="EN-US">87岁?/span>
边肇教授于1955q本U毕业于上v交大甉|p,1957q清华大学研I生毕业后留校加入清华大学电(sh)机系Q?span lang="EN-US">1970q加入新成立的清华大学自动化pR他长期工作在教学、科研第一U,p于模式识别的教学和研究工作Q是我国模式识别学科的主要奠Zh之一。他?span lang="EN-US">1988q牵头编著的《模式识别》教材被全国各高校广泛用。他?span lang="EN-US">1989q以主要完成得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。他带领团队研制的指U自动识别系l于1993q获国家U技q步二等奖。边肇祺教授Zh谦和Q行Z范,学ؓ人师Q从?span lang="EN-US">60余年来深受广大教师尊重和学生爱戴?/span>
沉痛哀(zhn)D肇祺教授Q?/span>
清华大学自动化系
2021q?span lang="EN-US">3?span lang="EN-US">29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