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李荫q。来源:(x)李荫q中学母校成都七?/span>
2016q?span lang="EN-US">8?span lang="EN-US">22日,97岁的中国U学院院士李荫远在北京逝世?/span>
8?span lang="EN-US">26日,李荫q的U学|博客发布了其生前所拟讣告:(x)
李荫q?span lang="EN-US"> 1919q公?span lang="EN-US">6?span lang="EN-US">23日生于成都?span lang="EN-US">1943q在西南联合大学物理pL业,曄校Q助教?span lang="EN-US">1947qʎ国游学Q在獲得博士怽后因方o(h)不克歸國。直?span lang="EN-US">1956q初始得啟程回京Q同q?span lang="EN-US">4月到中国U学院物理研I所參加工作?span lang="EN-US">1980q当选ؓ(f)中国U学院学部委员?span lang="EN-US">70岁后逐渐退出科研工作和學報~辑{Q務,晚年以文史自娱?/span>
2016 q?span lang="EN-US">8?span lang="EN-US">22日辞世。本Z愿有遗体告别之类的事Q死后不换新,不入DA馆,由太q间直运火化场所。骨灰由大女保存Q日后扬弃入?/span>
李荫q({֭Q?/span>
博文下面一片?zhn)念声。美国西北太qx国家实验室研I员王`飞写道:(x)
?span lang="EN-US">Old soldiers never die. They fade away.?
Q编者注Q源自西点军歌,1951q麦克阿瑟在国会(x)的演讲ɘq句话广Zh知。)
求学西南联大的愉快时?/span>
李荫q出w于高知识分子家庭Q童q在家识字,?x)背c(din)三字经》以后,q过一q半的私塾?span lang="EN-US">1938q_(d)他毕业于成都矛_中学Q因成W优异Q被保送入四川大学?span lang="EN-US">1941q_(d)李荫q{入西南联大物理系Q师从吴大猷先生和王Ҏ(gu)先生?/span>
旉半个多世U,1993q吴大猷先生仍然记得那段愉快的时光,他在赠与黄昆的“古典动力学”讲义的扉页上写刎ͼ(x)“此袋内?span lang="EN-US">1941q秋季在昆明西南联大所授古典动力学评讲学W记……该课中U有廿hQ有研究生黄昆,四年U学生杨振宁、张守廉、李荫远、黄授书{hQ对着q样一学生讲古典物理中最完美的一部,是最愉快的一大事也。?/span>
世h皆知“杨振宁”,却鲜知他有这样一位同学,李荫q的学术成果同样卓越、后来被UCؓ(f)中国Z和磁学理论的开拓者之一?span lang="EN-US">1944-1946q_(d)王竹溪先生要李荫q充实杨振宁赴美前留下的《超晶格l计理论的仿化学Ҏ(gu)》的手稿Q他杨振宁的“原子数ZQ意比例的二元合金理论”推q到“Q意亚炚w数的二元合金理论”,q进一步发展了后来被称为“杨(振宁)—李(荫远)Q?span lang="EN-US">Yang?span lang="EN-US">LiQ理论?的?span lang="EN-US">Cu-Au合金pȝ有序化的仿化学理论”?/span>
李荫q在《追忆恩师王Ҏ(gu)先生和我的机~》中Q详l描qC王竹溪先生当时是怎么培养学生的——当他将杨的手稿交给我时只说Q你看还加添些什么工作,你需要看的文献都在这手稿列出的引文里Q以后也q不q问我工作的q度Q中间我只向他汇报过一ơ,直到计算完工后才请他审阅。其实王先生当时有意地培L不Qw和独立思考的作风?/span>
晚年Q听M些大学的理部门为防止学生逃课Q用按指UV以摄像头监控等Q李荫远在其博客中表C很意外Q他回忆了在西南联大M时的情Ş?/span>
“联大学生每学年注册之后Q自己找个床位住下(除工学院外,教室和宿舍都在那个叫‘新校舍’内的黄泥筑墙、茅草盖、四面通风的一些大屋子里)。日常生zd凭同学们自行安排Q没听说有‘后勤’。不你注册了哪些必修课和选修课,有无逃课p里不过问,但实验课要认真操作,考试必须参加Q然而实际上很少有h逃课。同时不同学喜Ƣ随心所Ʋ地听课Q旁听生不会(x)被赶走。?/span>
联大也有一些教授上译օ点名Q但不会(x)影响考试评分。考试的题目再难,也没人抱怨更不会(x)向系里抗议,而且联大的毕业证书是附有成W单的?/span>
联大的体育课四年、八个学期都是必修,没有期终考试Q但一学期里缺课超q若q节q不及(qing)|有一学期不及(qing)格就不发文凭Q联大体育部教授是鼎鼎大名的马约ͼ他的坚持成ؓ(f)校规。李荫远认识的一位同学因~Z一学期的体育课Q念满四q后在昆明教中学Q每周必回校补上体育课?/span>
亲历、见证联大独立办学的自由来之不易Q李荫远Ҏ(gu)一代大学生的逃课厌学困惑不已Q“联大的那辈Zn受了模糊的乐观和学习(fn)的自由;而新一代大学生在校领导的无限关怀下,日子比抗战时期的前辈q得滋润多了Q反而出C逃课与厌学之风,q就使我想不明白也。?/span>
赴美留学
1947q_(d)李荫qʎ国留学Q在华盛州立大学做研究生ƈgQ助教Q?span lang="EN-US">1948q获士学位Q学位论文ؓ(f)?span lang="EN-US">Cu-Au合金pȝ有序的仿化学理论》。接着李荫q在伊利诺州立大学做博士生ƈgQ研究助理Q?span lang="EN-US">1951q获哲学博士学位Q学位论文ؓ(f)《贝?span lang="EN-US">-l斯(Bethe-Weiss)Ҏ(gu)在反铁磁性理Z的应用》,毕业后留校做博士后一q。当时朝鲜战争爆发,李荫q被止q国Q遂应邀(g)赴匹茨堡卡内基理工学?span lang="EN-US">(现名卡内?span lang="EN-US">-梅隆大学)做研I工作,q一度在威斯汀豪斯公司性材料实验室DQ直?span lang="EN-US">1955q?/span>
李荫q在q一时期对过渡族元素氧化物的结构交换作用等做了一pd研究。他主要研究反铁化合物的磁l构和用中子衍射定有序物质的结构,q充分注意到当时正在蓬勃兴v的是高频和微波铁氧体材料的研I?/span>
1940q代后期Q原子核U学技术发展,中子衍射技术开始用于磁l构的研I。李荫远在美国后期进行的一部分理论工作?span lang="EN-US">X线和中子散及(qing)衍射理论。他在卡内基理工学院工作期间q行的理论分析对当时Z表面的亚微观l构、高分子l构、生物大分子l构以及(qing)微观结构的研究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?/span>
归国研究
1955q日内瓦多国外交?x)议?span lang="EN-US">,方才解除中国留学生回国的禁令。李荫远得以?span lang="EN-US">1956q春节回C国。回国后他申请到中国U学院应用物理研I所工作Q现中国U学院物理研I所Q?span lang="EN-US">1959-1966qQZ理论研究室主任,1972-1977qQ晶体学研I室MQQ?span lang="EN-US">1978-1984qQ副所ѝ后历Q物理所学术委员?x)副MQ、主仅R?span lang="EN-US">1980q当选ؓ(f)中国U学院学部委员(院士Q?/span>
李荫q在国外时就了解了高频磁性材料铁氧体对发展电(sh)子学、计机和微波等新技术的重要性以?qing)研I工作的q展Q回国后他看到经徏讑֯铁氧体材料的q切需要,不但亲自从事铁氧体理论的研究Q还力促进铁氧体实验研I的开展?/span>
1960q_(d)李荫q在物理研究所和全国性讲?fn)?x)上,较ؓ(f)pȝ地讲授铁氧体物理学,后来他与李国栋的讲课讲义被整理补充成《铁氧体物理学》出版,成ؓ(f)高等学校学专业和有关科研单位及(qing)工厂U技人员的重要参考用书?/span>
“文革”期_(d)他与杨顺华合写的《非U性光学》一书是我国最早的有关非线性的光学著作?/span>
20世纪70q代以来Q李荫远Ҏ(gu)光技术晶体做了多斚w研究Q对准一l离子导体在?sh)场作用下的新现象得出完善的理论解释?span lang="EN-US">1972q_(d)他Q晶体学研I室MQӞ除l推动与Ȁ光技术有密切关系的晶体生长研I外Q还逐渐恢复了晶体学的一些重要课题,同时U极l织和协调该室与物理研究所其他研究室以?qing)所外一些科研单位和高等学校的协作。这U主要依靠学术思想联系多个学术单位互相协作的基研究工作Q在我国是一个极为少见的事例?/span>
׃和其合作者在U学研究上取得的重要成果Q李荫远?span lang="EN-US">1980q因静电(sh)Z用下-LiIO3Q阿?dng)法酸锂)单晶的基理论研究获中国科学院重大U技成果奖一{奖Q?span lang="EN-US">1982q因在外?sh)场作用下某些单晶的中子衍射强度异常增大现象的发现获国家自然U学奖三{奖Q?span lang="EN-US">1987q因-LiIO3一l离子电(sh)导的光栅效应获中国科学院U技q步奖三{奖?/span>
重视U研青年培养
李荫q曾亲自在北京大学和中国U学技术大学讲授磁学、群论等评Q十分关心和重视对年ȝ研h才的培养?span lang="EN-US">1970q代后期研究生制度恢复后Q他M国科学院研究所学位委员?x)主任,一直指导研I生和博士后的招生、培d理工作Q在所内外指导和培M多名士和博士研I生。在学生的回忆中Q他待h诚恳热情、^易近人,寚wq科研h员既启发他们独立ȝ思考,又严D求。中国科学院上v技术物理所研究员徐文兰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78U的士研究生。她在中国科学院成立五十周年征文中回忆恩师道Q?/span>
“我的导师是李荫q院士。出w名门,56q从国回来Q一腔爱国热情、一z士风度、一口浓重的四川话。当Ӟ他带着四名研究生。每个星期,他都要我们在一赯论,q轮做报告。他自己也做。一U^{而又能得C(zhn)心指导的方式至今我难忘。李先生是物理学报的副主~。我l常看到他在d整本期刊Ӟ?x)亲自去图书馆查某篇文章的引用文献。他在给一个研I生写出国推荐信Ӟ‘锱铢必较’地要问清他在大学里实际的学?fn)时间。‘文革中没念C的年份不。’他的n教言教给了我知识和道L(fng)双重收获。?
李荫q鼓励学术讨论,倡导学术民主Qؓ(f)q轻U研人员提供了一个自q合、互相尊重的学术环境。在q样的学术环境和学风熏陶下,培养了几代物理学研究人才?/span>
除了研究工作Q李荫远也极为重视提高中国学术期刊的质量?span lang="EN-US">1958q_(d)因中国科技报大学筹备,物理所金属研I组l长、知名物理学安临照先生调归中科大。钱临照先生便请李荫q担仅R物理学报》副ȝ工作Q李荫远ƣ然接受委托Q从此与王竹溪先生共?span lang="EN-US">23q之久。除《物理学报》受政治q扰被迫停刊的期间外,李荫q每月必到王Ҏ(gu)先生家带d准备好的Eg请他{֏,q留下由他审定的一审存在疑问的数论文。除此之外,他于1984q创办了《中国物理快?span lang="EN-US">(英文?span lang="EN-US">)》,M~。还曾担仅R中国科学》和《科学通报》编委,寏V物理》的~辑q也作出q很多具体的指导?/span>
2007q_(d)时年88岁的李荫q给《物理》编辑部写信Q提出应让《物理》对物理pL业班和毕业后未脱L行的学生是有兴趣的学?fn)读物,x期L文章是他们能读而且受益的。具体来Ԍ“《物理》似乎应l稿办讲座,卛_物理学中某些端大课题从头讲到最新发展”。李荫远qD了潘Z的例子,?span lang="EN-US">2005q潘Z组介绍了他们对‘量子信息学’的一个专题的成就Q人感到其工作难能可贵Q但q不能‘物理学生’初步懂得量子信息学。?李荫q徏议请内行人写讲文章。阎守胜ȝ刊发先生来信全文Qƈ表示要让《物理》能更多的发表读者“有兴趣Q能LQ且受益”的好文章?/span>
而在U研界的一些事务上Q李荫远也勇于发声?span lang="EN-US">2011q_(d)他听L一公等人因国国籍未正式退掉而落选中U院院士Q便在其博客中写?span lang="EN-US">: “选院士ƈ非选国安ghQ亦非考公务员Q何必计较国c问题到无微不至的程度。此外还有h_(d)院士候选h在国外的学术成就不应作ؓ(f)其当选的条gQ这׃o(h)我糊涂了Q难道当初钱学森先生Q还有郭永怀和葛庭燧Q回国都不到一q就被聘为学部委员是错误的吗Q??/span>
对于中青q科研h员的生活Q李荫远一如既往地关心,2012q他在一博文中坦然谈论了自己收入的变迁Qƈ_(d)(x)“目前收入居于中{的一般中青年的教研h员却面对昂贵的商品房和子女的教育费不免自叹ؓ(f)弱势体Q这一困境非增加工资所能解冟뀂?q犀利地指出Q“二十多q来我国l济NQ而政M的体制改革一直滞后,以致C会(x)失序Q官位至上,权力ȝQ法制缺失;背离了国家现代化的进E。离开政治上的体制攚w仅谈论教研h员的收入是毫无意义的。?/span>

李荫q(左)Q?span lang="EN-US">2010q春节。来源:(x)中国U学院物理研I所|站
晚年以文史自?/span>
李荫q自qͼ?span lang="EN-US">1995q以来,已不再专心探I科学?span lang="EN-US">2006qv一直在京安度余q。行动不太方ѝ每天看U学时报和中国青q报|上消息Q明白世道已l大变,在功利主义的驱动下,谈不上公q_清正。当今出现的C会(x)危机l对l对不是个h的问题。八十年代的新启蒙和理想早已随风而逝,但我国的U技水^有极大的进步,特别在系l工E方面成l更大?/span>
于是李荫q以青少q时代的根底Q每天读d写,以文史自娱。早在成都石室高U中学和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期间Q李荫远先后受到何其芛_M多的影响Q爱上了诗歌?/span>
2005q_(d)李荫q从两岸的数千首新诗中认真选释~写、自费刊C《当代(1949Q?span lang="EN-US">2001Q新?span lang="EN-US">130首赏析》一千册Q除分赠好友外,大多无偿地捐l了中国老年大学协会(x)。《中国科学报》记者麻晓东收到先生赠书后写道:(x)“书中不仅蕴含着老hҎ(gu)诗的热爱?qing)忧虑,更体C一位当代科学家的h文情怀。”这也体现在李荫q的文章《当代旧体诗词》中Q这文章梳理了1949q徏国以来的当代诗词Q李荫远认ؓ(f)当代诗词文学史是一门有待梳理和发掘的学问?/span>
李荫q曾为缅怀西南联合大学作《西南联合大学颂》,从中可一H先生心中的家国情怀、诗与远斏V?/span>
?/span>Q一?ji)四五年日寇投降后,北大、清华、南开三校各自北还Q西南联合大学不复存在。尔后天旋地转行六十年矣,昔日师生多已凋谢Q余白首衰年Q缅怀旧事Q爰作此章?/span>
西南联合大学?/span>
李荫q?/span>
日寇凶?zhn)逞兵戈,蒋家王朝对策多,
不保长城q北圎ͼ故都安危费张|?/span>
卢沟桥畔烽烟P南渡师生苦奔波,
驻衡湘席未暖,西迁三校大联合?/span>
彩云之地_英聚,食瓢饮?fn)百U,
茅茨瓮牗曲肱枕,q文理开先河?/span>
投笔入缅荐鲜血Q盟军苦战降倭?/span>
南疆?ji)蝲兴文q,北返q燕振u歌,
此诚光辉史一,?x)当ȝ铭山ѝ?/span>
2012q?span lang="EN-US">2月,李荫q先生在其博客上写道Q“不久前某传C书的~辑部寄来一份通知Q征询我要否让他们出版我的传讎ͼ如我有意Q余事可以函商。我当即回信说不x留下传记Q也l不?x)授权Q何hd。?/span>
U学出版C学h文分C长胡升华曾追问其原因Q他{道Q“我很^凡,一生很利Q又不是xQ没有什么可写的。?/span>
参考:(x)
1、李荫远Q追忆恩师王Ҏ(gu)先生和我的机~,《物理?span lang="EN-US">2012q?span lang="EN-US">07?/span>
2、杨国Q林泉,我国Z物理理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──李荫q教授,《物理?span lang="EN-US"> 1989q?span lang="EN-US">12?
3、阎守胜Q多一些读者“有兴趣Q能LQ且受益”的文章——从李荫q先生来信谈P《物理?span lang="EN-US">2007q?span lang="EN-US">12?/span>
4、李荫远Q李荫远院士谈q酔R晶体生长的前前后后,《现代物理知识?span lang="EN-US"> 2014q?span lang="EN-US">05?/span>
5、中国大癄全书Q第二版Q?span lang="EN-US">pdf?span lang="EN-US">13-561
6?span lang="EN-US">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blog-667429-521321.html
7?span lang="EN-US">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blog-208115-680916.html
8?span lang="EN-US">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blog-208115-520829.html
9?span lang="EN-US">http://www.zhsc.net/14/9335.html
10?span lang="EN-US">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98b164db01015t8b.html
11?span lang="EN-US">http://blog.sciencenet.cn/blog-208115-292582.html